目前中广核新能源在建项目445万千瓦,储备项目超过1400万千瓦。
由此可见,在我国企业不断进军全球市场的过程中,想要顺利发展壮大,技术过硬之外,组建专业法律团队也必不可少。2018年9月,欧盟结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关税,欧洲市场全面开放,中国光伏企业返欧,抢夺市场份额。
德国杜塞尔多夫地方法院于当地时间6月18日认定韩华专利案胜诉,要求晶科、REC Solar和隆基召回去年1月底以来在德国发行的应用该专利技术的组件,且韩华有权选择销毁这些产品。一位行业内投研人士向新浪财经表示,韩华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以专利来遏制中国PERC电池,减弱隆基、晶科等企业在欧美市场的发展。韩华专利的核心是ALD镀氧化铝+PECVD镀氮化硅的结构,以及用此结构来生产出来的太阳能(3.320, 0.00, 0.00%)电池根据Mercom资本印度公司的调查,进口额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的COVID-19大流行,这导致了供应链的中断,并在当时导致中国的制造工厂临时关闭。在2019-20财年,印度从中国的太阳能进口占77.5%,其次是越南(8.4%),泰国(7.2%),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分别为1.9%)。
然而,出口额同比增长76%,达2.13亿美元。随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也发布了一份正式备忘录,指出由于供应链的中断而导致可再生能源项目的预定调试时间的延长将被视为不可抗力事件。华能集团在第三批领跑者中竞标失败之后,于2019年第一批平价上网项目中,申报了65万千瓦光伏项目。
因此,在突破50%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时,其风电和光伏的装机仍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2019年,国家电投集团为加速推动光伏产业,提出率先将光伏产业打造为世界一流,成立了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由谢小平兼任创新中心总经理。华电集团清洁能源转型进展仅次于国家电投。2019年,为进一步调动二级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的积极性,华能集团下放了新能源项目全流程管理权限,对34家二级单位进行全面授权。
事实上,国家电投的光伏发展历史可追溯至十多年前。今年两会期间,华电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也公开表示华电集团将积极推进风光电基地式、规模化开发,重点推动清洁能源基地规划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陆上风电投资成本约0.38元/kWh,海上风电平均度电成本约为0.64元/kWh。尽管光伏的占地面积比风电要大,但光伏还可以与城市建筑相结合,具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截至2019年底,华能集团的风电累计装机1996万千瓦,光伏累计装机近400万千瓦。从对补贴的依赖性上看,风电对补贴的依赖要小于光伏。
与此同时,华能集团2020年工作会议亦将加快绿色转型步伐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截至2019年底,黄河水电的清洁能源比例高达93%。新五大发电集团,即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均以传统火力发电为主,火电装机总量超过5亿千瓦,占据了中国火电市场的半壁江山。与火电行业的萧条相对应的是,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电正加速崛起。
随着光伏产业成本进一步下降和经济效益的逐步上升,五大四小在光伏行业的资源争夺也会进一步加剧。截至2019年底,大唐集团的发电装机规模为1.44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机组占比达32.51%。
2014年,黄河公司建设了世界最大规模、装机容量850兆瓦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填补了国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当时由国家能源局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华能集团还提出两线两化发展战略,其中北线主要指三北地区,以特高压送出通道起点为依托,布局一批距离市场近、输送距离短、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基地;东线主要围绕东部沿海省份,着力打造有质量有效益、基地型规模化、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海上风电发展带。
在优化发展煤电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大对新能源投资。作为同类型电力央企中清洁能源比重最大的企业,国家电投到2019年底已拥有风电装机1933万千瓦,光伏装机1929万千瓦。毫无疑问,风光齐头并进将成为新五大发电集团未来的新战略,各开发主体之间的竞争也将进一步白热化。2019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2082小时,光伏利用小时数仅有1169小时。截至2020年2月底,中广核拥有在运核电机组24台,装机容量2714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5台,装机580万千瓦;拥有风电在运控股装机达1273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运控股装机容量435万千瓦,海外新能源在运控股装机1108万千瓦。过去的风电场投资建设集中度高、规模大,要求开发者资金实力雄厚、经营管理能力强,于是央企作为我国风电开发的主力军在风电快速成长时期贡献了较大的力量。
与风电相比,光伏累计装机中分布式光伏的占比较大,且增长速度快。与之相比,光伏的装机容量仅134万千瓦,居五大发电集团末位。
事实上,在能源清洁化转型的过程中,我国整体的电源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从设备利用指标看,风电无疑会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风电与光伏等新能源都面临着补贴拖欠的问题。2020年工作会议透露,华能集团仍将大力推进基地型规模化开发,推进清洁能源发展。
这意味着其下属二级公司在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方面拥有了自主权。曾经一度光鲜的火电厂辉煌不再,一些规模较小的电厂甚至成了企业的包袱,于是,近两年媒体报端不时传来火电厂破产重组的消息。其中,新能源板块装机总量突破1000万千瓦。在那之前,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电投)尚未与国家核电重组,中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黄河公司)在该集团发展光伏行业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如今,国家电投光伏装机已经连续三年居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在已发布平价名单中,国家电投共拿到总规模达965MW的光伏项目。
早期风电开发更具成本优势、集中度较高,而光伏行业占地面积大、补贴更高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五大集团普遍重风电而轻光伏。近年来,新五大发电集团都在不断加快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将清洁能源作为主要的发力点。
低碳清洁能源装机超过6100万千瓦,装机比重超过34%。黄河公司光伏全产业链的发展、水光互补项目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国家电投如此大规模的光伏产业。
而清洁能源比重最高的是国家电投集团,该公司一直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2019中国光伏电站资产交易白皮书》指出,531新政之后,国内光伏电站资产交易呈现爆发性增长,其后半年时间里,国内光伏电站资产交易容量和金额分别约为1.30GW、89.27亿元,均超过2015年至2017年三年交易量的总和。截至2019年底,华电集团的装机容量为1.53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为40.4%,在新五大发电集团中排名第二。国家能源集团的清洁能源占比最低,但其风电累计装机量却遥遥领先。
5月18日,国家电投集团发布了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在分布式以及户用光伏市场,则是体量较小的民营企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华能集团不断加码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标志。而光伏电站投资企业中却不乏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协鑫新能源)、中民新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营企业。
这一年,中电投在青海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乌兰50兆瓦光伏电站正式开工,随后黄河公司又在西藏建成10兆瓦光伏电站,当年新增风电75.49万千瓦、光伏0.2万千瓦。在海上风电领域,中广核作为最早参与海上风电建设的央企之一,不仅具有相关开发经验,而且具有投资优势和工程建设优势,其目标便是成为沿海省份乃至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的主力军。